两个月前的8月8日,黑莓带着全新全键盘手机KEYone重返中国大陆市场,我们曾报道过这一事件。尽管3999元的定价并不算亲民,但在全面屏风靡的当下,黑莓坚持全键盘设计显得格外“特立独行”。究竟是收割情怀还是真正实现差异化,我们无从得知。
引用一位黑莓外国高管的话:“我们不是在消费情怀,而是在追求差异化。像苹果那样一成不变的产品不会让人心动,年轻人会更喜欢我们这种独特的设计。”
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: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,差异化是决策的核心因素。当性能不足时,他们会选择性价比高的;当性价比趋同时,他们会选择颜值高的;当颜值也差不多时,他们会选择功能创新或品牌影响力强的产品。
然而,差异化并不等于一定会受到青睐。
精致且顺应潮流的差异化是未来与创新的体现,而固守陈旧、缺乏优化的差异化则注定被淘汰。
黑莓在迪拜2017GITEX展会上发布了新款手机Motion。
从这款机型上,我确实看到了黑莓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化,但这种差异化不仅让我感到失望,也让一些黑莓死忠粉感叹:黑莓真的完了。
Motion的整体设计与今年MWC上亮相的KEYone非常相似,但黑莓取消了全键盘,将其变成了一款全触屏手机。
准确来说,这是一款低屏占比、带有大下巴实体Home键的全触屏手机。
5.5英寸屏幕,骁龙625处理器,4GB RAM,4000mAh电池,售价460美元,约合人民币3070元。
可以说,这是一款毫无竞争力和亮点的Android手机。
这并非我一个人的看法。在这款机型发布后,国内少数仍在销售黑莓手机的经销商东通黑莓发了一条微博:
商务优化不合格+普通用户需求未改善,再加上高昂的价格,迟早会被淘汰。再漂亮也没用,必须面对现实。
这可以说是大多数黑莓粉丝的心声了。
KEYone虽然问题不少,但至少保留了黑莓的经典格调,还能让部分粉丝买单。然而,Motion不仅失去了黑莓最核心的全键盘设计,还保留了低屏占比的“傻大黑粗”外观。作为一款全触屏Android手机,其设计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厂商。
更别提那三千元左右的售价,似乎成了黑莓最后的遮羞布。用高价为自己披上“高端品牌”的外衣,试图蒙蔽自己和粉丝的双眼,却掩盖不了新产品令人失望的事实。
令人心疼。
黑莓粉丝真正想要的,或许是一款搭载高性能Android系统的Passport。别说什么正方形屏幕适配不好看,当年BB10系统时,无数国内黑莓粉丝都熬过来了,并且用得很顺手。
如果说KEYone还能看到黑莓的倔强,那么Motion则彻底败光了黑莓的品牌价值。
以往文章末尾总喜欢祝福厂商或某个人,但看着黑莓产品越做越差,只能说一句:走好。
坐等TCL将这款机型引入中国时,会如何吹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