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始终是各行业热议的焦点,手游领域也不例外:
我们是否正被时代的快节奏裹挟?
昔日的“匠心”是否已无法在当下掀起波澜?
从表象看,快餐文化、快时尚、爆米花电影、速成游戏充斥生活,快节奏似乎成了主流。我们不愿慢下来,因为慢意味着错过与失去。
手游行业更是将“快”演绎得淋漓尽致。IP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,商业化无可厚非,但过度依赖IP导致开发周期缩短,创新动力不足。幸运的是,仍有厂商愿意以新视角重塑经典IP,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。
Square Enix的GO系列:老IP的创新演绎
Square Enix在手游领域的表现参差不齐,既有《劳拉GO》这样的革新之作,也有《最终幻想15:新帝国》这样的换皮之作。今天聚焦的是GO系列三部曲:《杀手GO》《劳拉GO》和《杀出重围GO》。
这三款作品均源自Square Enix的经典IP,设计理念一致:跳格子+回合策略。同时,针对不同IP的特点,SE蒙特利尔工作室(SEM)进行了针对性改造,展现了“和而不同”的创意。
《杀手GO》
作为GO系列的开山之作,《杀手GO》的成功带有偶然性。SEM最初计划拓展Hitman在主机/PC平台的发展,但被降格为手游工作室后,团队通过回合制设计找到了适合手游玩家的节奏。尽管部分老玩家认为这是对IP的“糟蹋”,但《杀手GO》成功保留了潜行和动作元素,为后续作品奠定了基础。
《劳拉GO》
《劳拉GO》基于《古墓丽影》改编,注入了新鲜血液。游戏还原了劳拉的冒险精神,攀爬、射击、长矛投掷等元素清晰可见。虽然依旧是回合制玩法,但整体设计新颖大胆,获得了App Store、IGN等重磅奖项的肯定。
《杀出重围GO》
《杀出重围GO》改编自赛博朋克名作《杀出重围》。虽然玩法框架与系列一致,但赛博朋克气质的融入让游戏更具科技感。SEM通过还原原IP的精华设定,如隐形技能和黑客系统,为游戏增添了亮点。
尽管《杀出重围GO》依然保持了系列水准,但审美疲劳的问题逐渐显现。如果SE继续沿用这一框架,未来的作品可能难以突破。
《辐射:避难所》:情怀与创新的结合
2015年E3展期间,Bethesda推出了《辐射:避难所》。这款模拟经营游戏以卡通画风和经典元素还原了“辐射”系列的世界观,成功吸引了新老玩家。
《辐射:避难所》通过资源收集、建造规划和危机处理等玩法,展现了IP的独特魅力。瓶盖、核子可乐等经典元素的再现,唤起了老玩家的情怀。
《精灵宝可梦GO》:技术驱动的IP革新
《精灵宝可梦GO》将AR技术与Pokemon的经典玩法结合,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。尽管游戏性中庸,但AR技术让玩家走出家门,将游戏变成了社交工具。
《我的世界:故事模式》:从抽象到具象的尝试
《我的世界:故事模式》通过与Telltale合作,将Minecraft的抽象世界具象化为一个合家欢故事。尽管反响未达预期,但这是老IP延展的一次有益尝试。
结语
以上几款作品展现了老IP在手游平台的全新可能。在快节奏的行业生态中,创新与匠心仍是突破的关键。只有打破因循守旧的“结界”,才能为玩家带来真正的精品。
via:手游那些事